和萧淑妃的善妒不同,王皇后对于李治与尼姑有染,生气的点在于李治的行为不合礼数,不成体统。
如果把尼姑的身份换成宫里随便一个嫔妃,王皇后是乐见其成的,这至少可以打破萧淑妃宠冠后宫的局势,打压萧淑妃嚣张的气焰。
甚至于王皇后其实已经实施这个分宠计划了,她扶持李治做太子期间,与萧淑妃同为良娣的郑氏做了郑贵妃。郑贵妃位居四妃之首,地位仅次于皇后,在萧淑妃之上。
然而,郑贵妃虽然出身荥阳郑氏,却明哲保身,非是万不得已从不参与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争斗。王皇后就是看中郑贵妃的不争不抢才扶持她上位的,没想到上位了她还是不争不抢,没有一个后宫女人该有的进取心。
至此,王皇后并不觉得一个尼姑,甚至某个后宫嫔妃得宠可以像萧淑妃这样威胁她的位置。
她是潜邸旧人,而萧淑妃也是潜邸旧人。
她出身五姓之一的太原王氏,而萧淑妃出身齐梁皇室后裔的兰陵萧氏。
她虽然得先皇喜爱,朝臣拥护,却无子女。
而萧淑妃却育有一子两女,甚至这个四皇子李廉目前是唯一一位母家家世优越、高位嫔妃所生的皇子。
王皇后并不担心自己的后位,但是她不得不为太子的人选而焦虑。
因为目前来看,如果要选太子,那必然就是李廉。而一旦李廉成为太子,废太子和争太子可以说是两个难度等级的任务。
如果她只是她,以她接受的教育,以她的矜持和骄傲,怎会和一个嫔妃争宠。但是,她背负着太原王氏的荣耀。既然家族送她入宫,护她青云直上,成为一国之母,那么太子就必须出自太原王氏。
王皇后清楚这件事,萧淑妃当然也很清楚,而且更妙的是王皇后并不得李治喜欢,所以她整日争宠,让李廉在李治面前刷存在感。
这些后宫争斗,李治不知道吗?他可清楚得很,这也是他乐见其成的。
李唐皇室不可能不娶士族女,但是也不可能让某一士族一家独大。
尽管太原王氏在当朝胜过兰陵萧氏,但是萧淑妃宠冠后宫,兰陵萧氏有唯一且得宠的皇子。
只是现在看来,萧氏还是着急了些。
李治听着一些朝臣旁敲侧击地立储建议,依旧笑得温和。
他才23岁,刚刚即位,有人就已经坐不住了。
他想,是时候给皇后添个帮手了。
这日下朝,李治和重臣们讨论完要紧的政事,便前往萧淑妃的宫中。
萧淑妃经过昨天使小性子,赶走了李治。今天难得收起了骄纵,拉着李廉说皇儿甚是想念他这个父皇。
3岁的李廉还不太会说话,只能几个词几个词的往外蹦,但还是在母妃的教导下,绷着一张肉嘟嘟的小脸,认真地说,“父皇,辛苦,儿臣,长大!”
李治深受感动,甚是欣慰,觉得儿子又聪明又孝顺,遂封李廉为雍王,官拜雍州牧,管辖长安及其周边地区。
从雍州牧管辖的地区就可以看出这个王位的重要价值,按照惯例,这个王位,这块封地,一般是给皇后的儿子的,也可以说是太子后备役。现在给了萧淑妃所生的李廉,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然而,狂喜和焦虑使人失去分寸,亦或是本就足够焦虑,任何一点火星都会极度放大焦虑;亦或是本来就日思夜想,任何一点动向都以为即将梦想成真。
但是,有人却忘了,上一个被封为雍州牧的是李泰,也就是和废太子李承乾夺嫡而双双被流放的那位倍受太宗喜爱的皇子,当今皇上李治的哥哥。巧了不是,他也是四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