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李察改革科举后,第一次科举在开封城开始。这一次考试分为,明经(四书五经)科、刑名科、工科、农科、数学科、自然格物科等十个学科。
考试时间为五天,科举并不会要求士子去考所有学科。但是必须要谨慎选择报考的学科,因为一旦报错了学科,想要更换就只能等下一次了。
而且所考学科和他们未来也有很大的干系。再抱着学习四书五经,以后基本上就只能再礼部干到死了。
按照朝廷的制度,科举为三年一次,一次录取的人数在一百人左右,再完成了省试之后,接下来就是要进行了殿试。殿试只有通过省试的人才能参加了。
而且殿试通常情况是不会罢免的,只不过会分出一甲二甲和三甲。
对于这第一次科举,李察和郭荣还是很重视的。不仅亲自派人进行监督,同时郭荣担任主考官,而这一届的士子也被称为天子门生。
同时经过李察的改制之后,科举考试也规范多了。因为加入了大量自然科学、数学、刑名等等,科举考试的答案也固定了。不会出现了所谓的八股模本。
毕竟数学这些学科不会像四书五经这般,没有固定答案,在这里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
几天之后,伴随着殿试结束,周朝改制后的第一场科举终于落下了帷幕。这一次的改制虽然时间仓促,但是依旧收获了不少人才。
这些士子在考中之后,会先去政务院学习一两年时间政务,然后被下放地方。周朝的制度是科举出身的官员必须从地方做起,想要进入政事堂,必须要有管理地方的经验。
郭荣信奉宰相起于州郡,猛将于行伍。
所以想要进入政事堂做宰相,就必须要下方州县不可。
科举改制之后,增加了大量学科,但是李察并不担心提升了科举的难度会,会降低考试的人数。自古以来,愿意参与科举的人都是非常多的。
历史上科举制度从唐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结束,持续了一千多年了。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已经完全变样了。
大量士子卷起来之后,将四书五经以及大儒注解都快要研究过出花来了,各种考试题目几乎都已经出完了完了。
到了这个时候,科举考试为了出题,那些考官更是想出来所谓的‘集句’考法、‘截搭题’。意思就是将上下中根本不是一个赐予的两个字作为题目,还要让考生解答出儒学真意出来。就比如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句,就要用‘之不’作为题目进行作答,还要考生按照这词来解答其中儒家真意来。
这种科举考试已经完全不是在为国家挑选人才了,这是纯粹为了刷下去更多的人,是为了出题而出题。完全没有一点逻辑了。
在看到科举制度成功推行之后,李察开始组建皇家科学院,皇家科学院负责研究各种前沿知识,里面的学者也会获得了爵位封赏。
李察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自然是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东西的。
他很清楚,那些凡力量终究会消失,隐藏于俗世中,科技才是最终的未来。
自然会让郭荣注重科技的展。
河西走廊。
伴随着朝廷西征,关于河西之地的消息也被纷纷送了过来。此时的河西之地佛教已经开始衰落,另一边的大食教开始兴起。实际上此时的中亚已经几乎全部都信奉了大食教,原来佛教、景教、祆教都已经示微。
而周国西征大军出现,重新进入河西,给这里的百姓带来了希望。特别是中原物资、人口的不断涌入,开始重新修建河西。
河西之地在唐代也是人口众多的区域,就比如凉州当时治所为姑臧下辖四县,有神鸟、天宝、昌松和嘉麟。当初仅仅是姑臧一地,就有良田五十万亩,同时凉州这里是半耕半牧模式,鼎盛时期,牛羊有三十万,人口数万。
其他四县虽然比不上姑臧,但同样也有二三十万良田,十余万牧群,一个凉州可以轻松养活五十万人口。
唐朝鼎盛时期,凉州是河西节度使驻地,有士兵七万余人,战马两万匹,是防御突厥和契丹的重要力量。但是到了周国攻占凉州之后,凉州的人口不过三十万,原本过百万亩的良田更是只剩下不过四十万亩。
为什么耕地会大量减少,一方面是因为回纥人不善于耕种,将农田变成了草场,另一方面则是回纥人并不善于修缮水利,前唐留下的各种水利工程基本上都已经损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