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才寻回了自己的声音问道:“那如今该怎么办?”
众朝臣们在见到传令官腰上别着的黄色旗帜时,就乱成了一锅粥,队伍也站不整齐,纷纷围着那传令官。
原先窃窃私语的朝臣也都闭上了嘴。
过了半晌,下面依旧无人答应。
宋祈安双手搭在龙椅的把手处紧紧的捏着,又将目光移向李承恩,声音有些颤抖道:“国丈?如今该怎么办?”
李承恩原本缩在人群中装鹌鹑,听见小皇帝点了他的名,才不得已站了出来。
他跪在人群外,声音不大不小道:“臣窃以为,如今之计便是先派一个主将过去抵挡一段时间。”
一些武将听到这句话,都担心自己被派去,纷纷开始在下面咒骂李承恩。
失去了天门关这道天堑要塞,无论有多少大军,它身后的玉城被攻破都只是时间问题。
如今再派一个主将过去要么是被匈奴杀死,要么就是和那关将军一样,城池被攻破后,在城墙上自缢。
朝上的武将都是靠着祖上的功勋当上如今的职位的,自是不愿去赴险。
原先天门关的二十万大军可是一个香饽饽,但如今却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文臣们听了也是议论了起来。
“臣觉得不错。”
“臣认为可行。”
“中书令大人果然好计谋”
“……”
不知道是哪个人先带头夸奖了李承恩一句,其他文官闻言,也纷纷表示赞同。
毕竟要去的又不是自己,这样虽然不厚道,但又不是自己提议的,要算账也是要找带头的人,况且其他人死不死又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武将们在下面听了,咒骂声更大了。
各种议论的声音与殿外的雨声混杂在一起,十分吵闹。
“有哪位将军愿意出征?”
宋祈安又站了起来,有些无助地摊开手对着众人问道。
“有哪位将军愿意?”见没人回答,宋祈安又连续问了几次。
下面的文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不愿吭声,而武将们也是眼观鼻鼻观心低着头站着不动。
“国丈大人,您觉得哪位将军去得好?”宋祈安的声音里逐渐带上了哭腔。
李承恩脸上平静的神情已经快要挂不住了,他现在要是说了,那不就是结仇吗?
一旁的周晏目不转睛地看着阶梯上的小皇帝,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个回到边境的好机会。
但他不敢确定,以他如今的身份还能否主动请缨?
他几次想开口,却被宋祈安的询问打断。
“请陛下给老臣一些时日,这般重要的事需要诸多商议才能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