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盖苏文想要守住鸭绿江后边的半岛地盘,只能加大兵力。要是让大唐军队跨过鸭绿江,那高句丽可就真的完蛋了。于是乎,渊盖苏文在稳住阵脚后,立马下令国内所有能动的军队全部前来支援。事情虽然有些波折,但还是按着李靖和李承乾的剧本继续演。大唐军队在辽东边境数城站稳脚跟后,开始利用这段时间开始向纵深推进。在小钢炮全力开火下,辽东大地以及北方的诸多高句丽城池,只是稍微抵抗,就臣服在小钢炮的淫威下。甚至有些消息灵通的城池,大唐天兵还没到,他们就已经开城投降。杨广和大隋将士到死都没能抵达的地方,大唐将士却轻轻松松就拿下了。这就是火器在这个时代的威力,降维打击!控制东北大片土地后,李承乾下令大肆抓捕高句丽人。不管你是投降的还是被攻破城池的,通通拿下,去劳动。劳动最光荣嘛!包括白山黑水间的其他民族,诸如还处在原始社会的金人祖先,现在还被称作蒙兀人的部落等。还有什么使犬部、使鹿部等野人部落。这种有些战力的野人,愿意臣服的收编,大唐派出军队驻守当地,管理他们。不愿意臣服的直接抓去当奴隶,甚至灭族!在大唐军队强大的军力下,整个东北大地开始了大洗牌,死者成千上万,白山黑水似乎都被鲜血染红了。有人说这些民族今后都是华夏民族!没错,今后他们确实是华夏民族的一份子,但现在还不是。不臣服,那就是敌人。对于敌人,李承乾从来不会手软。等你经过几代驯化后,臣服了再说。那些跟随大唐将士犁庭扫穴的薛延陀骑兵,契丹骑兵等,在见到大唐的手段后,心中的恐惧越发深刻。对大唐将士的态度也越发恭顺!天朝上国不可亵渎,高句丽竟然敢将大隋将士的遗体垒成京观,这就是下场!在大唐的威慑下,这些草原骑兵十分卖力,深入到深山老林中勤奋抓捕奴隶,斩杀不服从大唐的野人。希望能借此抚平大唐将士心中的戾气,别把气撒到他们头上。阿弥陀佛,无量天尊他们很卖力,甚至不用大唐提供粮草,想要尽可能将任务圆满完成。可他们这么做不仅没有得到李承乾的认同,反而换来更加冰冷的眼神!他们再次恐惧了!难道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契丹统兵首领和薛延陀统兵首领,颤颤巍巍的来到大唐太子殿下的营帐,想要试探一下李承乾的心思。可他们在营帐外站了整整一天,愣是没能见到太子殿下。这下他们更加害怕了,面对后续下达的命令,执行的那叫一个彻底。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对东北野人部落越狠辣,留给李承乾的印象越差。在李承乾眼里,这些都是异族。还是有着强大战力的异族。即便他们现在臣服于大唐的强大,可要是哪一天大唐衰弱了,第一个扑上来的也是这些嗜杀成性的草原骑兵。所以他并没有打算留下这些草原骑兵。他们的命运已经定下,要不作为大唐开拓西域的先锋,在大唐将士的鞭策下一路向西,成为欧洲人口中的黄祸。要不留下来,成为大唐将士的刀下亡魂。就两条路,没得选。至于游牧民族离开后空出来的草原,将会由大唐移民接管,并在当地建造城池。彻底将草原纳入大唐统治。或许这些移民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很大概率会再次成为游牧民族。但李承乾相信,只要火器继续发展,随着哒哒哒的出现,即便移民变成新一代草原民族,甚至又生出南下中原的野心,到时候中原帝国会让他们学会什么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关键李承乾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只要有他在,只要穿越还继续,大唐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绝对不会太久。他相信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能看到。到时候只需一条铁路,再加上移民和驻军,就能彻底控制漠北和东北,将这两处威胁中原帝国千年之久的地域,牢牢掌握在手中李承乾和李靖在布置辽东时,李世民也收到前线的奏报。看着李承乾呈上的移民政策,跟先前的削弱世家之策不谋而合。移民之策让李世民感受到,他这个好大儿的手段,堪称绝户之计。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废话!李世民直接下旨山东世家组织移民北上,开始对东北大地移民拓边,将这块风水宝地彻底纳入大唐统治。你说什么,世家不同意!李世民表示,不同意好啊!要是全部同意,老子还怎么杀鸡儆猴!可现实却给了李世民一记响亮的嘴巴!世家竟然没有一个抗旨的,全都将自己手底下的农奴贡献出来,组成北上拓边大军。那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听话!很简单,因为这些拓边大军中掺杂了他们的人手。而且他们本就对高句丽土地垂涎三尺。瞌睡送枕头,这时候朝廷下旨主动让你前往高句丽,求之不得啊!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所谓的拓边,在李世民和李承乾的既定战略下,实行的是军管。有点类似大明时期的卫所制度,李承乾称之为建设兵团!建设兵团只是负责军屯,顶多是组织青壮农闲时参加训练。真正遇到异族前来骚扰时,依旧由分驻各地方的大唐正规军负责。世家想要控制高句丽旧地,几乎不可能。最后只能在建设兵团的内部建制下,灰溜溜撤回派出去的人手。你说建设兵团也有一定战斗力,世家很可能借此控制!只能说他们想多了。即便有可能控制一些建设兵团,可他们面对驻守当地的大唐职业军人时,能打的过吗?李世民和李承乾都看过后世的史书,知道军队职业化的重要性。那些留守当地的正规军,不参与日常劳作,没事时就是训练战斗技巧。一边是整日训练的职业军人,一边是整天劳作的民兵。试问,如何打?:()大唐,我能带兵穿越古今